專題報導

數位科技如何於災害中發揮效用

作者:台灣次世代電視暨智慧應用發展協會

近年來,受到全球氣候異常的影響,天然災害頻傳,破壞力令人髮指。我國地處西太平洋邊陲及地震帶上,地震及颱風頻繁,對於災防告警訊息應特別重視。NCC報告指出,我國行動通信系統已具備發送一般緊急簡訊功能,但每分鐘最多只能傳送2,000封,無法因應大量且具時效性的緊急訊息發送。隨著行動寬頻技術與服務普及,世界各主要先進國家陸續推動民眾災防告警及應變訊息。在數位科技時代,如何在於災害中發揮科技的效用,以協助資訊的傳播幫助人民充分掌握災情,並將降低災害,是當今最重要的課題。

電信傳播向來是數位科技應用發展上最重要的基礎建設,5G的到來更是形成智慧生活不可或缺的利器。在歐美國家將5G與數位無線電視廣播結合,由於無線電視廣播使用VHF/UHF頻段具有涵蓋面廣、穿透性佳,抗干擾等特性,可將資訊快速且廣泛的傳送給民眾。

災防預警是全球政府重視的議題,而人手一機的行動裝置已成為民生必須品,日本311地震已有效驗證,藉由日本EWBS提供完善的資訊通報及緊急災害示警的功能,讓災民即時了解災情狀況以及防災訊息。

發生災情時,可由無線電視塔台發射災防感知訊息到各種接收裝置,包含戶外電子看板、公車站牌、逃生指示、門禁系統、鄰里廣播系統及手持終端等,透過影音、數據廣播與檔案推播,提供更詳細示警通報、避難引導、物資通報及災情資訊,如此將有助視障、聽障以及閱讀障礙之民眾訊息的取得。

在極度氣候異常的現在,我國應建立救災現場與指揮調度之即時影音及數據資訊廣播,以多畫面直播,低延遲的設備廣泛的發送災害訊息,無線電視廣播系統無接收人數限制,可以在災害期間,與5G行動通訊結合,進行救災、避難導引、物資通報及災情資訊推播,並可避免假訊息的干擾,在災害期間可以發揮最大的功能。

作者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